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小的恐龙
眼齿鸟琥珀(图片来源:邢立达)
来源 | 企鹅科学(ID:qqscience)
3月12日,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北京宣布,他们在缅甸白垩纪琥珀中发现了蜂鸟般大小的恐龙新物种,代表了迄今为止最小的恐龙。该发现对理解恐龙与古鸟类的演化,尤其是小型动物的软组织和骨骼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这项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外籍研究员邹晶梅、美国洛杉矶自然史博物馆博士拉尔斯·施米茨(Lars Schmitz)等学者共同完成,相关论文发表于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
此次发现的琥珀化石产自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冈谷地,地质学家对该矿区的火山灰锆石同位素测定地质年龄后认为,胡冈谷地的琥珀形成于约一亿年前(约9900万年),属于白垩纪中期(白垩纪晚期的最早期),这里被认为是人类能一窥“真实”白垩纪世界的最佳窗口。
研究的标本是一个包裹在琥珀中的完整动物头骨,琥珀中的头骨长仅约14毫米,有着尖锐的喙部,密集的牙齿和巨大的眼眶,既像恐龙又像高级鸟类,很难确定其具体门类。“这是我有幸研究过的、最奇怪的化石”,邹晶梅表示。然而,在脊椎动物中,只有鸟类同时拥有尖锐的喙部和巨大的眼眶,因此科学家将该动物归属到鸟类。
眼齿鸟头部复原图,绘图 韩志信
“该标本形态特征与其他鸟类不同,为此我们建立了新属新种——宽娅眼齿鸟。属名‘眼齿’指出该标本的特性,即硕大的眼睛和密集的牙齿;种名‘宽娅’则是向发现并收集此标本的缅甸琥珀收藏家宽娅女士致敬。”邢立达介绍。
最小的现生鸟类是蜂鸟,最小的蜂鸟是吸蜜蜂鸟(Mellisuga helenae),重约1.95克,长5.5厘米,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从头骨尺寸来看,眼齿鸟比蜂鸟还要短一些,是迄今发现过的最小的古鸟类,同时也是史上最小的恐龙。在科学家看来,眼齿鸟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的小型化,小型化通常伴随着牙齿脱落和眼部增大等特征。科学家认为,尽管该标本尺寸很小,但它的牙齿比其他所有的古鸟类都多。齿列也比其他鸟类长,一直延伸到眼部下面。上颌每侧有18–23颗牙齿,齿骨每侧有29–30颗牙齿,全部牙齿加起来约有100颗!这也是学者将其命名为眼齿鸟的原因。这表明,它是一种肉食性动物,可能以小型节肢动物或无脊椎动物为食。
距今约一亿年前,眼齿鸟生活在缅甸北部潮湿的热带环境中,不幸被柏类或南洋杉类等针叶树流下的树脂包裹,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琥珀,并保存至今。
眼齿鸟生境复原图,绘图 韩志信
眼齿鸟的另一个特别之处是其眼部,其直径约4毫米。我们知道,鸟类和大部分爬行动物(包含恐龙、翼龙、鱼龙)的眼睛有一圈由巩膜小骨组成的巩膜环,将眼球围在中间,对眼球起着支持和保护的作用。鸟类中的巩膜小骨呈方形而且非常简单,但眼齿鸟的巩膜小骨呈匙形,这种形态只在一些现生蜥蜴中发现过,这令研究者感到困惑。然而,眼齿鸟双眼的朝向也不同于猫头鹰等巩膜环发达的鸟类,猫头鹰双眼向前,眼齿鸟则朝向两侧。这种视觉系统在现生动物中从未发现,很难理解其工作机理。此外,眼骨的开孔窄,只有少量光可进入,说明眼齿鸟适应白天活动。
眼齿鸟头部CT重建图,作者 李刚
眼齿鸟与其他鸟类的系统发育关系也很特别。仅从头骨来看,眼齿鸟非常原始,介于德国晚侏罗世的始祖鸟和中国早白垩世的长尾热河鸟之间。研究者认为,与上述两个类群一样,眼齿鸟可能有一条类似于非鸟类恐龙的长尾巴。
总而言之,眼齿鸟的尺寸和形态向我们展现了一类新的身体结构以及它所代表的生态学。然而,“眼齿鸟的标本只有头部,分类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我们将继续在缅珀中搜索,希望可以找到更完整的个体,揭开眼齿鸟的全部秘密。”邢立达表示。
相关文章
- 印尼发现2万6千年前文物2020-03-19 09:35:20
- 想听3000年前木乃伊的声音吗2020-02-20 10:20:56
- 新发现的南方古猿化石,将重2020-01-07 09:26:38
- 考古学家发现千年玛雅宫殿2019-12-30 09:56:50
- 重庆云阳发现新恐龙动物群2019-12-20 10:30:52
- 热门文章
- 2018/04/13 这种动物生殖器越大,灭绝越快:
- 2017/07/03 中国人最早在约1万年前就开始种
- 2018/07/02 气候变暖了,动物却变小了
- 2018/07/06 巨大的恐龙是如何长成的?
- 2018/07/20 一亿年,蛇几乎未变样
- 2016/09/09 为什么狗狗是色盲?其实大多数哺
- 2018/08/01 一场飓风引发的自然选择
- 2018/12/10 跨物种心脏移植!猪心脏在狒狒体
- 2018/02/24 人类走出非洲的时间改写了,但他
- 2016/12/07 自闭症不仅造就天才,还可能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