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发现“外星元素”,太阳系历史或需重新审视
时间:
2021年05月20日 |
作者:
|
来源:
科研圈
研究团队在海洋地壳中发现了具有放射性的 60Fe(半衰期 260 万年)和钚同位素 244Pu(半衰期 8060 万年)。
图片来源:Pixabay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研究者带领的国际团队在海洋地壳中发现了具有放射性的 60Fe(半衰期 260 万年)和钚同位素 244Pu(半衰期 8060 万年)。这两种元素无法在太阳系中形成,如果是来自太阳系形成阶段,现今其中的 60Fe 应已衰变殆尽。但此次发现的 244Pu 和 60Fe 的比例较小,意味着 60Fe 并未发生长时间的衰变,其比例与最近一千万年中地球所微量获得的较为接近,说明最近数百万年,地球附近的宇宙空间中极可能发生了剧烈事件。超新星和喷流等事件能够生成铁等元素或将其带至地球;而钚等更重的元素则需要通过快中子捕获过程(r-process)才能生成,这一作用的条件只有更加极端的天体物理环境才能提供,例如双中子星合并。这一推论使得科学家需要重新审视附近空间的宇宙环境,以及太阳系的历史。该研究于 5 月 14 日发表于《科学》(Science)。(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相关文章
- 中国天眼FAST新发现201颗脉冲2021-05-20 10:36:50
- 中国科学家开启天文学新时代2021-05-18 09:02:32
- “祝融号”将史无前例地一次2021-05-17 09:33:50
- 火星,我们到了!2021-05-17 09:17:56
- “奇异致密天体”可能颠覆广2021-05-08 09:39:34
- 热门文章
- 2012/09/12 abc猜想已证明?
- 2013/04/17 拥抱星舰文明
- 2013/05/07 科学家首次研究反引力
- 2012/09/12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经典解释被实
- 2012/12/15 上帝粒子有两种?
- 2013/01/15 科学家发现宇宙最大结构:星系群
- 2018/06/13 水不是一种液体,而是两种?!
- 2012/10/10 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操纵单个
- 2013/07/16 科学家首次实现对原子间范德华力
- 2013/01/30 希格斯粒子无法解释的“多余”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