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钢琴师

打盹的时候轻轻播放柔和优美的小调,有助于醒来之后人们准确弹出小调的音符。6月24日,研究人员在《自然-神经科学》在线版上发表研究结果指出,柔和的曲调会徐徐传入睡眠中的大脑,从而加强演奏技能。
当然这并不是说,一个钢琴初学者听了一晚上贝多芬的奏鸣曲,醒来就拥有弹奏它的能力。但研究结果确实表明,现有的能力会在小睡之后得到加强,论文的共同作者,美国伊利诺斯州埃文斯顿西北大学的肯·帕勒(Ken Paller)说。
帕勒等人的早期研究已经证明,睡眠过程中施加的声音和气味线索,能够提高人对物体方位的记忆力。进一步研究显示,那些已经获得的能力,比如弹奏钢琴,也能在睡眠中受到影响。尽管各种各样的实验才刚刚开始,不过帕勒说:“课题的前景充满光明。”音乐演奏能力、运动技能和其他通常需要经过长期练习才能具备的技能,都可以在睡梦中得到提升。
在进行这一悠闲的实验——打盹——之前,16个右撇子必须进行实际的弹奏。志愿者们要学习两首不同的乐曲,曲子都有一定难度,他们要在电脑上用左手按a,s,d,f键进行演奏。学习过程类似于“吉他英雄”之类的游戏,屏幕上会不断出现曲谱,提示受试者何时按下哪个键。
训练结束后,志愿者进入90分钟的睡眠时间,所坐的椅子会变成舒适的床。当头皮电极显示志愿者已进入慢波睡眠(这是一个对记忆形成至关重要的阶段)时,研究者们开始偷偷地播放他们学过的曲子中一首。
志愿者们醒来后,再弹奏刚学习的那两首曲子,都比入睡之前要熟练,无一例外。不过,有一个很重要的差异:虽然演奏能力都有所提高,但相对于没有播放的曲子,志愿者能够更好地弹奏那首在打盹时听到的乐曲。
这种结果一定程度上是由睡眠中形成的与记忆有关的脑电波——睡眠纺锤波造成的。研究团队发现,出现在右侧大脑前运动皮质区的纺锤波控制着左手的运动,这与醒来后的表现有关。帕勒说:“纺锤波越多,醒来后的表现就越好。”
但他也表示,目前还不清楚,这种记忆力的增强意味着简单的提高还是仅仅是把大脑的注意力集中到一首曲子上。处于睡眠状态的大脑可能以牺牲另一种能力的形式来加强某种技能。
不过,一种技能在睡眠中得到强化,并不意味着100%的可能性,哈佛医学院的睡眠研究者罗伯特·斯迪克格尔德(Robert Stickgold )说。“你的大脑在晚上会对很多信息进行分类整理。(而当你睡梦中听到音乐时),会对信息重新分类,来决定哪些事情需要关心。”
而怎么重新分类则取决于你听到了什么,斯迪克格尔德说,“我认为,睡着的你更聪明”。
(环球科学 张文韬)
相关文章
- 在睡梦中学习弹钢琴2012-07-05 17:35:16
- 热门文章
- 2018/07/05 中国或将超越美国,成为灵长类基
- 2019/02/19 NMN:抗衰老分子?
- 2018/05/28 为什么蝙蝠携带多种致命病毒,自
- 2014/06/12 揭秘本届世界杯首球:“机械战甲
- 2013/05/10 中国科学家揭示精子对遗传使命的
- 2013/01/04 人类大脑无法同时做到善解人意又
- 2012/06/14 大脸男人:好人?坏人?
- 2018/06/04 无需做手术,也能治好近视!年内
- 2012/07/31 人类是否独一无二
- 2012/11/29 无意识大脑也在运算,推理或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