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黄雨佳
审校 | 二七
当你看到下面这张图片时,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什么?是一连串矩形,还是一个又一个圆形?

你不妨也问问身边的朋友,也许会发现你们的答案截然不同。为什么同一张图,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知?科学研究表明,这可能与我们成长的环境有着意想不到的关联。
2025年6月,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的研究人员在预印本网站PsyArXiv上发布了一篇论文(未经同行评审),描述了这种现象:生活在城市环境中的人,更容易在这张名为“保险箱错觉”(Coffer Illusion)的图片中看到矩形;而来自某些特定地区的人们,则更倾向于看到圆形。

亦圆亦方
研究人员招募了近500名受试者,邀请他们观看这幅图片。这些受试者来自三种不同的成长背景,生活在从城市到乡村的不同环境:其中一些受试者来自英国和美国;另一些来自纳米比亚北部的奥普沃(Opuwo),这是一座半城市化的发展中城市;还有一些来自纳米比亚北部的辛巴(Himba)部落。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群体在同一张图片上看到的图像截然不同。在来自英美的受试者中,绝大多数人(占81%)只看到了矩形,还有17%的人会先看到矩形再看到圆形,剩下的极少数人才会先看到圆形后看到矩形。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来自奥普沃的受试者中,大部分人(占67%)最先注意到的是圆形,而后才是矩形,19%的人只看到了圆形,还有13%的人会先看到矩形后看到圆形。最出人意料的要数辛巴部落的受试者,他们几乎所有人(占96%)第一眼看到的都是圆形,其中甚至近一半的人只看到了圆形,完全没有注意到矩形的存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试验过程中,研究人员与受试者间的一段对话提供了线索。当他们询问一位辛巴部落受试者看到了什么时,对方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房子”。为了确认受试者究竟看到了什么,研究人员让受试者在图片上指出自己看到的形状,结果他们指向的形状全是圆形。而当研究人员让受试者在沙地上画出自己所看到的形状时,受试者也画下了一个圆。

原来,辛巴部落的传统住宅正是圆形的。这一发现让研究人员意识到,受试者的视觉倾向可能深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我们的生活经验可能塑造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他们推测,生活在城市的人们被充斥着直线和直角的现代建筑包围,因此大脑习惯优先处理这些形状;而来自辛巴部落的人们,由于日常生活中没有经历过类似的训练,而且日常居所也是圆形的,因此对图片中的圆形更加敏感。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这种现象或许反映了城市居民更关注“全局”模式(因为图片中遍布直线),而乡村居民更关注“局部”特征(因为圆形分散在图片各处)。
基于这一发现,研究人员推测,这种由文化和环境塑造视觉的现象也可能存在于其他视错觉中。为了验证这个想法,他们又让受试者参与了另一项测试——曲率失明错觉(Curvature Blindness Illusion)。在这张图中,三组曲线图案除了颜色存在差异外,形状是完全一样的。但很多人看到中间一组时,会误以为它们直角线条组成。
试验结果再次证明了他们的猜想:绝大多数英美参与者(占85%)都出现了这种错觉,但绝大多数辛巴部落的受试者(占81%)都不会受影响。至于介于两者之间的奥普沃居民,则有36%的人出现了错觉。

类似地,在咖啡馆墙壁错觉(Cafe Wall Illusion)和格式塔完形错觉(Gestalt Shapes)测试中,辛巴部落的受试者都展现出了极强的对视错觉的“免疫力”。其中尤以格式塔完形错觉最能说明问题,因为它本质上是大脑在只看到部分线索时就“脑补”出了完整的形状,但多达78%的辛巴部落受试者没有这种倾向。这或许意味着,城市化的生活环境可能无形中训练了我们的视觉系统,让我们更习惯期待规则的几何形状出现。

仍有争议
事实上,“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由文化塑造”这一观点并非首次被提出。早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研究米勒–利耶尔错觉(Müller-Lyer illusion)时就发现,来自欧美城市的受试者很容易被这种错觉影响,误认为带内向箭头的线段比带外向箭头的线段更长(其实两条线段一样长),而来自非洲或菲律宾的受试者却不受影响。当时的研究人员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城市建筑中充满直角的环境,可能让人们的视觉系统习惯性地把这些线段解读成了三维空间中的具有直线和直角的三维物体,因此长度看上去有差异。

然而,并非所有科学家都认同这个观点。一篇于2025年5月发表于《心理学评论》(Psychological Review)的论文,就对米勒-利耶尔错觉的“文化塑造”理论提出了反驳。来自美国杜克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即使用点取代直线、用括号取代箭头,这种错觉依然会发生。更重要的是,哪怕是先天失明后重获视力的儿童,以及鱼类等动物,也会被这种错觉所迷惑。这让他们认为,65年前的研究数据可能存在缺陷。

因此,城市居民与辛巴部落居民所看到的世界为何如此不同,其背后的深层原因还需要更多研究来证实。毕竟,这项研究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对照实验,不同组受试者看到图片的媒介并不相同:英美受试者是在线参与测试,通过电脑活平板电脑屏幕观看图片;而纳米比亚两地的受试者则是在现场观看研究人员打印出来的纸质图片。这些差异也可能会在无形中影响试验结果。
尽管如此,这项研究仍然提醒我们,人们对视觉的理解,或许比想象中的更局限。过去,视觉科学的研究几乎都只关注城市居民,而得出的结论往往会被视为全人类的普遍规律。但现在看来,如果把把研究对象换成生活环境截然不同的人,结果可能会被完全改写。因此,要想全面理解人类的感知世界,我们还要纳入更多元的视角。
参考链接:
https://osf.io/preprints/psyarxiv/gxzcp_v3
https://psycnet.apa.org/doiLanding?doi=10.1037%2Frev0000549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does-culture-change-visual-perception-debunking-the-carpentered-world/
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25/jul/05/optical-illusions-see-world-perce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