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黄雨佳
审校 | 王怡博
2022年夏天,英国化学家克莱尔·S.马洪(Clare S. Mahon)在洗衣服时发现了一件怪事。她白色T恤上有一块油乎乎的污渍,怎么洗都洗不掉。马洪想着,反正也是白色衣服,不如干脆用漂白剂来解决问题。可没想到的是,漂白剂刚一喷上去,白色T恤竟然瞬间变成了鲜艳的红色。

作为英国达勒姆大学(Durham University)的有机化学副教授,马洪被这个反常现象勾起了好奇心。她立刻上网搜索,看看有没有其他人也遇到过类似的怪事。结果很快,她就在一个名为Mumsnet的母婴论坛上发现了线索。
论坛里,许多家长都在抱怨同一个问题:有的白色衣服一旦接触到漂白剂,就会立刻变成粉色,无论怎么洗都无法去除。有些人还更换了不同品牌的漂白剂,结果衣服上的颜色不仅没变淡,反而变得更深了。更重要的是,这些漂白剂要处理的地方都是防晒霜污渍。
可以说,目前所有线索都指向了防晒霜,马洪教授决定亲自验证一下。她和学生们采购了市面上常见的11种不同防晒霜,逐一在白色布料上进行了漂白剂测试。结果显示,其中7种防晒霜涂抹过的布料,在接触漂白剂后,都变成了醒目的红色。

经过进一步分析,马洪团队找到了防晒霜中的罪魁祸首。在所有导致衣物变红的防晒霜中,都含有同一种成分——二乙氨基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DHHB);而在那4款不会让衣服变色的防晒霜里,只有一款含有DHHB。
DHHB是一种有机防晒剂,自2005年起就被批准用于防晒产品。与通过物理方式反射紫外线的二氧化钛或氧化锌等无机成分不同,DHHB能够有效吸收320~400纳米波段的紫外线,同时不会在皮肤上留下恼人的白色痕迹,因此被应用于许多受欢迎的防晒产品中。
可当DHHB遇到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的漂白剂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呢?马洪教授团队的实验给出了答案:DHHB在与次氯酸钠反应后,会生成3种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能强烈地吸收可见光中的短波段(如蓝光和紫光)和中波段(如黄光和绿光),只反射长波段(如红光)。而正是这种特性,会让它在衣服上呈现出鲜艳的红色。

不过,马洪团队推测,这种让衣服变红的化合物很可能并不稳定。为了验证这一点,他们将含有DHHB的防晒霜分别涂抹在了氨纶、棉和涤纶等不同面料上,再喷上漂白剂,观察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在接下来的4.5小时内,衣服上的红色果然逐渐褪去了。巧合的是,这与母婴论坛上一些网友分享的经验不谋而合。他们曾建议将变色的T恤拿到阳光下暴晒,以此加速红色褪色。马洪认为,这种方法确实可行。

当然,作为一名严谨的化学家,马洪教授并没有止步于此。她希望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对反应机理的深入研究,她设计出了一种DHHB的结构类似物。这种“升级版”的防晒剂既能有效地吸收紫外线,达到防晒效果,又不会与漂白剂中的次氯酸钠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她和团队将这一系列研究成果整理成论文,最终发表在了《化学通讯》(Chemical Communications)上。

参考链接:
https://www.chemistryworld.com/news/why-some-sunscreens-turn-clothes-crimson-when-bleached/4021769.article
https://www.mumsnet.com/talk/housekeeping/4552373-sunscreen-stains-on-white-t-shirt-bleach-turned-it-pink
https://www.mumsnet.com/talk/housekeeping/2659383-bleach-turned-white-shirt-s-collar-bright-pink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5/cc/d5cc01593f
https://www.rsc.org/suppdata/d5/cc/d5cc01593f/d5cc01593f2.pdf